top of page

物外銅筆⟫在書寫中傳遞文字重量

該作品原刊載於華航機上雜誌「Dynasty」2017.03(Originally featured in "Dynasty" , the inflight magazine of China Airline at March, 2017)

在拿筆寫字機會越來越少的當今,卻有人專注在筆的設計、製造,還推出比一般原子筆重二到三倍的銅製筆。沉甸甸的銅筆勾勒出一筆一劃的字,也將寫字人的情意承載於上,成為一種情深意重的交流。

有重量的筆寫情感厚度

從毛筆、鋼筆、鋼珠筆、原子筆,用以書寫的工具不斷演變,甚至,手機電腦觸控螢幕帶來的便利,有越來越多人反而忘了怎麼用筆寫字。「當筆已不再是唯一的工具時,找到書寫的當代意義是我們的目標。」從事文具設計的物外公司兩位創辦人之一楊格表示。

用文具來形容他們或許不夠精準,今年邁入第五年的物外,主力產品是各式銅製的筆,自動鉛筆、原子筆、繪圖筆、鋼筆全以沉甸甸的銅作為材質。一支原子筆約10公克,他們的筆卻可以重達20、30克。別人越做越輕巧,他們卻反其道而行。另一位創辦人廖宜賢說,因為重量所以更有存在感,寫起字來比較慢卻也更為謹慎。

原來,曾受過文字深深感動的兩人,就是要透過有重量的筆讓更多人體會「文字的重量」。廖宜賢曾在人生低潮時,收到老婆寫給他的卡片,上頭羅列了他的五十項優點,平常說不出口的字字珠磯不僅情深意重,也化為一股鼓舞他力量。離鄉打拼的楊格見到他寫給父親問候與叮嚀的字條被貼在冰箱上,便知道輕薄的一張紙加上不複雜的文字,成了日日可見的溫暖來源,價值非凡。

愛上書寫不分國界

挑選銅作為製筆材質,除了重量之外,他們也刻意不在上頭電鍍或上一層烤漆,只在銅筆上一層水性保護漆,讓銅筆在使用之後可以隨著時間而逐漸氧化,展現出歲月和擁有者的使用痕跡。不過,這樣的堅持在創業之初讓物外吃盡苦頭。尋找製作廠商時,不但幾乎沒有人可以接單,還收到「不懂、亂做」罵聲,甚至不少人覺得他們一點也不懂筆。

廖宜賢和楊格一方面更專注在產品更細微的調整,一方面也藉由舉辦活動來喚起大家對於書寫的感動,像是:寫給2016的自己、交換我們的想念、寫封信給爸爸等。令他們兩人大感意外的,檔檔活動都收到了諸多參與和迴響,許多平日說不出的話都活躍在紙上,成了最有情感厚度的媒介。2013年的「寫一封寄不出去的信」活動,三週內便收到超過出乎意料的百封信件,還有人藉此感謝和他一同躲雨後來卻戴上蛙鏡在雨中享受的「蛙鏡超人」,讓他找回溫暖與勇氣。

書寫帶來的感動似乎沒有國界。近年,物外也積極跨足海外參展,成功打入歐洲、美國、泰國、新加坡、日本,甚至知名的Wallpaper Store、古根漢美術館商店、時尚的男裝店也都能見到台灣土生土長的銅製筆。

2016年,物外則做了一項大挑戰:透過群眾募資推出新款銅製鋼筆。鋼筆外型要有新意本就不容易,廖宜賢和楊格在還沒有量產、消費者無法試用之下推出募資更將難度往上推升。兩款鋼筆,一為懸掛隨身攜帶較短的版本,一為可立於桌上的版本,最後成績斐然,九百餘人參加,共計募得四百多萬元,而且還有將近半數的人沒有使用過鋼筆。看來,書寫能帶來的感動與共鳴遠遠超乎想像。
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Black
Recent Posts
bottom of page